空空中距弹的问世十大股票配资网站,堪称是空战历史上的一大突破。1992年之前,空空导弹的实战命中距离几乎都局限在飞行员的目视范围内,也就是说,最远也不过5公里。而实际上,导弹的命中距离大多甚至不到3公里,飞行员几乎可以在整个发射过程中保持目视跟踪,给人一种“亲临战场”的激动感。如果空空导弹未能命中敌机,且被对方通过超高机动性成功摆脱,那么导弹的飞行轨迹仍然可以被全程跟踪,此时还可以进行1到2次的补射。因此,那个时期的空战充满了非常直观的战斗感——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空空导弹的实际命中率很高,事实上,在90年代之前,全球空空导弹的实战命中率普遍不到4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二代半和三代战机依然保留了机炮作为最后的近距离武器。
尽管如此,理论上空空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甚至有些型号的射程能突破100公里。比如,挂载在F-14战机上的“凤凰”导弹,理论射程接近200公里。可是,这类导弹大多采用半主动制导技术,即发射后需要依靠发射机的雷达进行持续无线电引导。在这种导引方式下,发射后的导弹需要数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攻击,而发射机本身由于要一直对准敌机,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机动。这使得半主动制导导弹的理论命中范围虽然非常遥远,但实战中几乎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甚至连F-14服役数十年里都未曾凭借凤凰导弹击落过敌机。汤姆·克鲁斯的《壮志凌云》中精彩的空战虽然让人热血沸腾,但实际空战远没有那么夸张。实际上,那时最强的空空导弹组合,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战战果。
展开剩余59%真正的飞跃发生在AIM-120导弹的出现之后。该导弹于海湾战争后逐渐投入使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射后完全不管”,成为空战中的划时代武器。随着AIM-120系列的广泛应用,空战战果逐渐被中距弹所主导。之后,507空战标志着中距导弹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在这场战斗中,导弹的射程超过了185公里,直接让像阵风这样被视为最先进的4代半战机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大量击落。这一战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甚至是那些对中距弹空战理论最为熟悉的一方也未曾预见到。
事实上,即便是西方空战体系中的佼佼者——AIM-120D,理论上也只能达到150公里的最大射程,实际空战中的有效射程在50公里左右,已足够令人震惊。此时的阵风战机,完全没想到自己在180公里外就会被集体击落,显然对方对双模双脉冲导弹的威力并没有深刻认知。经过这一战,AIM-120系列导弹的地位变得尴尬,尤其是从原版的AIM-120到“最先进”的AIM-120D,剩余库存量依然高达2万发。而此时,面对15E系列导弹的压制,AIM-120导弹几乎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
如果立即淘汰这些过时的导弹,但新的弹种尚未研发出来,那么这对外国空军来说的烦恼,反而成了不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本国来说,如何处理仍然库存上万发的AIM-12系列导弹,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在本方主力空战平台——例如装备了氮化镓或氧化镓相控阵雷达的2000多架战机面前,外挂15号导弹或更强的新型导弹将为任何对手带来压倒性的实战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落伍的12号导弹已没有太大意义,然而又不能完全浪费已有库存。因此,将这些导弹转为地面防空或舰载防空系统,可能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出路。对此,大家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和看法呢?
发布于:天津市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